5月27日,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围绕劳动教育主题举办第七期“时代新人培育大讲堂”活动。本次活动邀请文学与国际传播学院赵运涛副教授作专题报告。研工部副部长王祎、各培养单位研究生代表、研工部工作人员等150余人参与活动。活动由校研究生思政中心承办。


赵运涛老师以“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与黑科技”为题,结合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传统文化习俗和现代影视作品,与同学们分享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赵运涛老师以不同影视作品中的哪吒形象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古代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劳动人民美好愿景,指出文化符号的形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符号既要符合本土大众的审美,又要符合时代精神的需要。随后,赵老师带领同学们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挖掘“黑科技”:唐代的“香涂掌”可窥往事,清代的“寄话筒”能存百日余音,东晋的“喷墨成字”像极了现代的喷墨打印机……这些奇妙的想象既是实用主义的产物,更是古代劳动人民积极探索创新、追求美好生活的反映,这些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代的劳动智慧,跨越时空,经过一代代劳动者的努力与实践,终于在今天变为现实。赵老师指出,劳动教育和劳动精神在当代仍有必要性和旺盛生命力,新时代青年要学会总结劳动经验,汲取劳动智慧,在实践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赵运涛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趣味横生,赢得现场同学们热烈掌声。讲座结束后,校研究生思政中心举办劳动教育主题知识竞答,赵老师为竞答获奖同学签送个人著作《符号里的中国》。

本次活动是研工部创新性开展劳动教育和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活动趣味性强、吸引力足,深受同学们喜爱。2025年研工部将继续丰富讲堂内容和形式,邀请更多名师大家与师生面对面交流,不断增强活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