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提升实践育人实效,全面推动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利18备用官网继续开展“千村千企千红”社会实践活动。2025 年暑期实践立足“千村千企千红”主题方向,结合学校学科特色,服务国家战略,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开展。6个学校重点实践项目,13个学校支持项目,19个学院精品项目,3个学生社团专项,2个教师课题专项,24个研究生专项,4个校友专项,2个中外专项,共计352支团队、2032名师生将秉持着真学、真看、真听的态度,深入乡村田野、企业一线和红色教育基地。贸大青年将用精神伟力激发青春活力,用青春行动建设美好中国!
本次研究生专项项目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数字经济”等分主题,选拔24个团队、128名研究生奔赴北京、山西、福建等13个省份的18座城市开展实地调研,探寻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新渠道、新思路,开拓研究生实习实践的新方法、新路径。第二批研究生专项实践团队继续奋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密云田间探农路,电商链路绘新篇
7月8日至14日,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云深探农小队”赴北京密农人家开展暑期实践调研,通过走访管理层、一线员工及合作农户,实地考察物流仓储、包装车间与种植基地,并联动云湖度假村、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探索三产融合路径。调研聚焦生鲜电商运营核心,系统梳理了企业在物流成本控制、残次品处理、农户合作机制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订单农业+中高端生鲜”模式的链路逻辑,为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与三产融合创新提供了鲜活案例与实践参考。


红魂润企兴村落 金融赋能谱新篇
7月11日至14日,中国金融学院“豫企红迹探寻实践队”前往周口市扶沟县,围绕“金融视角探索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主题开展调研,先后走访了河南宝乐奶业有限公司、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以及素有“小延安”之称的柴岗乡塔湾村。通过与奶企管理层座谈、梳理红色资源、与村民交流等,队员们将金融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深化了对政策支持下企业发展、红色文化价值及乡村需求的理解,为后续探索构建“红色文化-金融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积累了实践认知与经验。


林业碳汇护青山 绿色金融助双碳
7月15日至17日,保险学院“碳险探路者”实践团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莹的带领下深入福州开展林业碳汇保险专项调研。团队先后走访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国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等四家金融机构,通过实地调研碳汇保险产品设计流程,与从业人员研讨森林碳汇计量方法学,全面把握“保险+碳汇”创新模式的市场实践。师生们结合专业所长,重点探究了碳汇价值评估、风险管控等核心技术环节,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服务“双碳”战略提供了鲜活案例与数据支撑。


绿保探寻榕城汇 金融赋能绘新章
7月15日至19日,保险学院“绿保智行团”前往福建省福州市,聚焦当地绿色保险创新与生态价值转化等方面开展走访式调研。实践团在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建馆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讲话、论述和实践纪实,并与中华保险福建省分公司、福建海峡银行、福州市生态环境局、福建省永福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共7家单位深入交流访谈,探索保险服务地方发展的创新路径,为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贡献青春力量。


探访抗战遗迹,传承红色基因
7月20日,国际关系学院“烽火薪传调研团”深入北京市丰台区,先后探访了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七七事变弹坑遗址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这些地点不仅是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历史见证,更承载着宝贵的红色文化基因。本次访谈得到了北京市丰台区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景区工作人员不仅应邀参与访谈,还向我们提供了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的文件。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卢沟桥等抗战遗迹的历史及其修复工作,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当代抗战遗迹修复工作者的匠心。此次实践让同学们深刻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沉重历史教训,以及“吾辈当自强”的时代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