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提升实践育人实效,全面推动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利18备用官网继续开展“千村千企千红”社会实践活动。2025 年暑期实践立足“千村千企千红”主题方向,结合学校学科特色,服务国家战略,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开展。6个学校重点实践项目,13个学校支持项目,19个学院精品项目,3个学生社团专项,2个教师课题专项,24个研究生专项,4个校友专项,2个中外专项,共计352支团队、2032名师生将秉持着真学、真看、真听的态度,深入乡村田野、企业一线和红色教育基地。贸大青年将用精神伟力激发青春活力,用青春行动建设美好中国!
本次研究生专项项目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数字经济”等分主题,选拔24个团队、128名研究生奔赴北京、山西、福建等13个省份的18座城市开展实地调研,探寻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新渠道、新思路,开拓研究生实习实践的新方法、新路径。第一批研究生专项实践团队已经启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泥塑陶艺焕新韵 非遗技艺助振兴
6月29日-7月2日,研究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实践团队,赴北京市平谷区坨头寺“泥好时光”陶艺馆开展“千村千企千红”主题社会实践。团队实地调研了陶艺馆通过新媒体矩阵线上推广陶艺文化、线下开设体验班吸引青年群体的运营模式,深入了解其如何以陶艺为纽带激活乡村经济活力。实践中,队员们亲身体验拉坯、塑形等陶艺制作流程,直观感受传统技艺与现代运营结合的创新路径,为探索乡村振兴中的文化赋能模式积累了一手资料。


黔山秀水融农旅 红色记忆励前行
7月9日-7月14日,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走向‘黔’列”实践队前往贵州省贵阳市开展实践。团队以“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探索”为主题,深入云山茶海、南江大峡谷等地走访调研,探索“因地制宜式”农旅发展新路径;前往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爱国将领关押旧址麒麟洞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寻红色记忆。团队立足当地红色历史滋养、融合创新产业的资源禀赋,在实践中探索绿水青山与文化底蕴转化为发展动能的农旅融合可持续发展之路。


龙江大地映初心 红色精神领征程
7月10日-7月13日,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薪火冰城行”实践队前往哈尔滨市、大庆市开展实践。实践队成员置身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铭记抗战历史;走进北大荒博物馆、大庆铁人纪念馆,追寻先辈足迹;参观哈工大航天馆、城乡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领会科技魅力;学习“抗战精神”“科教兴国”主题党课,坚定报国之志。队员们在实践中感悟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的引领、支撑作用,积聚新时代中国青年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


平谷桃香融数据 青春步履印乡村
7月10日-7月20日,为深入了解数字技术在特色农业与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桃源未来队”赴北京马昌营镇开展调研。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小组参观官庄烈士陵园,感悟红色精神;走访马昌营镇政府,系统获取平谷桃产业政策支持及数字化应用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深入当地农贸市场,细致了解桃子产销链条、市场行情、电商发展等现状。小组通过多维度调研,为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农产品品质提升、优化生产流程、促进电商与智能农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实践认知。

